如果明朝没被清朝灭掉,真能打赢西方列强化解百年屈辱吗?
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春天,北京城飘着细雪。紫禁城里的更鼓刚敲过五更,34岁的崇祯皇帝披头散发走向煤山,腰间的玉带在歪脖子树上打了个死结。这个场景,成了中国历史最著名的悲剧定格。
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春天,北京城飘着细雪。紫禁城里的更鼓刚敲过五更,34岁的崇祯皇帝披头散发走向煤山,腰间的玉带在歪脖子树上打了个死结。这个场景,成了中国历史最著名的悲剧定格。
5月14日晚,“家国万里 时光故事会”上海市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主题活动在上海邮政博物馆举行。多组家庭登台动情讲述跨越年代的家风故事和家国情怀,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折射出上海这座城市的文明底色,也让现场观众看到优良家风如何代代相传,领悟其中蕴含的城市精神。
明末时期(1620-1644),随着海上贸易的兴盛,葡萄牙和西班牙商船频繁往来濠镜澳(今澳门),持续从明朝采购佛郎机炮、红夷大炮等火器装备。据葡萄牙《东方军事档案》记载,这些装载着硝石、火绳和铸铁模具的商船,每年季风期都会在濠镜澳码头排成长列,明政府为此特设"